沙家店粮站

1947年春天,蒋介石匪帮疯狂进犯陕甘宁边区,边区军民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,主动撤出延安,屡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。在这一背景下,沙家店粮站成为了保障我军粮食供应的关键。沙家店是米脂县的一个区,设立的粮站承担着为数万野战军提供粮食的重要任务。然而,随着战争的深入,粮站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危机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曹区长和区委金书记指派民兵队长石得富到邻区去催粮。然而,在运粮途中,运粮队遭遇敌机空袭,幸运的是石得富凭借镇定指挥防空,避免了重大损失。葛专员路过沙家店视察备战情况时,特别提醒他们不仅要管好粮站,还要照顾全面,组织群众做好备战工作,绝不能让群众遭受损失。金书记遵照葛专员的指示,决定将粮站交给石得富负责,并找来了村里的石永公、疤虎、二木匠等人协助石得富。在粮站工作的交代妥当后,区干部便下乡去检查备战工作。战争形势迅速发展,北上的敌人已经逼近邻县绥德,人心惶惶。石永公开始动摇,地主也趁机放火破坏,粮站里还存着180多石粮食。面对这一危机,石得富决定到离粮站30多里的镇川堡支前委员会去请示葛专员。然而,当石得富到达镇川堡时,正赶上敌人正在紧张撤退,从榆林南下的敌人已到堡外的河对岸。葛专员指示石得富当夜发给野战军一百石粮食,剩下的必须在天亮前全部疏散到大路以北。最后,葛专员告诉石得富:“虽然敌人几乎占了所有的县城,但毛主席仍然留在陕北……胜利很快就会到来。”这消息给了石得富很大的鼓舞,他连夜赶回沙家店,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。那一夜,大雨倾盆,山洪暴发,石得富和同事们在粮站里一夜未睡,等待着部队的到来。然而,第二天一早,他们得知运粮队因道路被山洪隔断无法前来,于是石得富决定就地动员群众疏散粮食。就在石得富等人紧张准备之际,敌人已经占领了镇川堡,并计划明日经沙家店进犯乌龙铺。饥饿的敌人开始四处搜刮粮食,准备抢劫沙家店粮站。黎明时分,敌人的前哨部队已经接近村口,但粮站里仍有80多石粮食来不及疏散。石得富迅速行动,领导大家埋好地雷,准备扰乱敌人。在最危急的时刻,曹区长带领游击队及时赶到,与石得富等人协同作战,终于击退了企图抢粮的敌人。石得富等人连夜又下山去疏散粮食,对于未能及时疏散的粮食,他们选择在当地埋藏。不久之后,敌人进入了村庄,疤虎在掩护粮队战斗中壮烈牺牲,石得富则忙着掩护石永公撤退,并赶回粮站寻找石永公来不及拿走的粮账。当他刚把粮账掩藏在村外的悬崖下时,不幸受伤被敌人抓住。敌军中粮食恐慌已到极点,匪军官以为抓住石得富就能找到粮食,因此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毒打逼问。然而,无论他们如何逼问,石得富除了痛骂敌人外,始终坚守秘密。最终,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石得富与其他被捕的群众联手杀死哨兵,成功逃脱了敌人的魔爪。当石得富逃到悬崖下时,他发现粮账依然埋在地下。那一刻,他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,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。原来,我军已经开始了猛烈的反攻,而石得富保存下来的粮账成为了对战局的关键证据。在沙家店山顶的战场上,石得富见到了金书记和石永公等人。他将自己奋不顾身保存下来的粮账小心翼翼地交给了金书记,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他的忠诚与勇敢,也为西北战役的辉煌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西北战役的胜利,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黑暗,为全国的解放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。这场战役的成功,离不开陕北人民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。石得富和他的战友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,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革命赞歌,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导演:
编剧:
更新:
2025-04-02
备注:
HD中字

选集播放

选择播放源
索尼播放器1
豆瓣云1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